POPSPOTS#POPSPOTS in Kyoto:現在京都最熱門的玩意,就是到 CHOYA「蝶矢」體驗釀製梅酒! 說到日本的梅酒品牌,大家想必會想起「CHOYA」(蝶矢),其實梅子由中國傳入日本已經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,每年一到 6 1.3K PopsBy Bunny Lau/May 08, 2018
Lifestyle跟 BFF 參加這個免費西班牙之旅前,記得先把這些拍出完美閨蜜照的方法記下! 「有時候、有時候,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」,或許很多人都說過人生在世一切都會有完結的一天,的而且確,兩個再深愛的人都總會有厭倦的一刻,特別是愛情,當其中一方醒過來時,也是完結的時候。但對於女生而言,除了家 309 PopsBy Bunny Lau/Apr 25, 2018
Lifestyle平民價體驗隈研吾的建築美學!到東京要入住的就是這間 ONE@Tokyo 設計酒店 日本是一個永不讓人厭倦的地方,不論你已經到過那裡幾多次,你仍然可以被這個地方吸引著,而東京更加是日本的代表,除了包含著它時尚的一面,更加是保留了不少傳統特色,是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的地方,而今次介紹的這 2.9K PopsBy Bunny Lau/Apr 24, 2018
Lifestyle泳衣準備好了嗎?這個 IG 美照專屬的獨角獸沙灘樂園,必定會成為熱點!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夏天將至的那份氣氛,提醒了各位是時候開始要注意身形,相信今年除了仍然都會保持那些巨型水泡和浮床的熱潮外,這個新興的巨型獨角獸水上充氣樂園「Inflatable 465 PopsBy Bunny Lau/Apr 18, 2018
Lifestyle2018 賞花攻略:去東京除了賞櫻,其實浪漫唯美的紫藤花也絕不能錯過 最近被說得最多的花必定是櫻花,基乎生活上每種東西都可以跟櫻花扯上關係,而打開 Instagram 1.2K PopsBy Bunny Lau/Apr 17, 2018
Lifestyle瞬間變 IG 潮點!東京鐵塔新增的「Top Deck」觀景台大玩迷幻光影效果! 東京鐵塔經歷了一年多的裝修,在上月終於重新開幕,而且更跟著近年非常熱門的光影效果潮流走,除了保留原來的 Main Deck 觀景台外,更加多了一個新的景點 Top Deck,除了在 Top Deck 942 PopsBy Bunny Lau/Apr 13, 2018
Lifestyle這樣欣賞富士山才是生活態度!到日本要參加的就是「富士‧湖畔の映画祭」 富士山基乎是每一個到日本旅遊的人的目標,若然你有計劃欣賞富士山的壯麗美景的話,今次不妨轉過另一個方式,一邊露營、一邊看電影,同時眺望富士山吧。已經舉辦第四年的「富士‧湖畔の映画祭2018」(富士湖畔電 378 PopsBy Bunny Lau/Apr 12, 2018
Lifestyle又多一個歐洲國家!荷蘭正式成位香港工作假期計劃其中一個地方! 繼瑞典後,荷蘭成為香港第十三個工作假期計劃的國家,計劃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接受申請,香港和荷蘭雙方每年均各設 100 個名額,18 至 30 歲的年青人可以申請簽證在當地邊逗留最多 12 365 PopsBy Bunny Lau/Apr 12, 2018
Lifestyle石原里美帶你遊淺草!想不到淺草除了寺廟,還有這麼多新奇景點… 要數到日本最受歡迎的女星,石原里美必定榜上有名,她的劇集除了讓人看到她的演技外,更加看到她形象百變的一面,單看《校對女王》中的她,每天駕馭著不同時尚風格就能得知。她的良好形象吸引了不少廣告商,而其中東 1.6K PopsBy Bunny Lau/Apr 11, 2018
POPSPOTS#POPSPOTS in Hokkaido:浪漫滿分,「繡球花雪糕」就是現在紅爆 IG 的甜點! 隨著社交平台的廣泛使用,我們足不出戶已經可以看到世界不同地方的潮流,這種方式更加成了大家計劃旅遊必到景點的方法之一,而最近日本就掀起了一陣雪糕甜點熱潮,而這個熱潮是來自日本北海道的「パフェ&ク 1.3K PopsBy Bunny Lau/Apr 08, 2018
POPSPOTS#POPSPOTS in Budapest:《紅雀》取景地點!每一處都是打卡位,難怪被譽為世上最美的 Café! 雖然近年的 café 都比較接近小清新的感覺,但被譽為世界最美的 Café 卻並非走這個路線,反而是以華麗優雅見稱,就連 Jennifer Lawrence 最新的特務電影《紅雀》(Red 706 PopsBy Bunny Lau/Mar 27, 2018
Lifestyle膠囊酒店結合桑拿,東京 ℃ 讓你以親民價錢享受芬蘭「löyly」桑拿! 膠囊旅館(Capsule hotel)是不少人到日本旅遊時的住宿選擇,而當中比較受歡迎的其中一個膠囊旅館必定是走極簡風路線的 9h,而近日 9h 633 PopsBy Bunny Lau/Mar 20, 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