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惜下班後的時間:每天僅餘的數小時,做什麼才能快速回復生命力?
一起來創造「有感回復」的瞬間!
我們每天醒著的時間大約 16 小時,而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,也許只有 3-4 小時,甚至更少。這幾個小時,是我們和生活重新對話的黃金時段。那麼,究竟要怎麼做,才能快速回充生命力,而不是更耗盡?以下五件事,也許你可以試著選一件,今晚就開始!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1. 不做「填空式休息」
滑手機、看劇、點外送⋯⋯那些看似放鬆的選項,常常只是讓大腦短暫麻痺,卻沒有真正回復能量。你可以試著替自己設計「有溫度的微習慣」,例如回家後換上喜歡的衣服、點一盞香氣燈、用手寫下今天讓你感謝的一件小事。當你開始有意識地切換到「我自己的模式」,生命力會悄悄歸位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2. 留一小段安靜讓腦袋「呼吸」
下班後立刻被訊息轟炸、要回訊息、要聯絡家人、要安排明天⋯⋯你可能連一分鐘的靜下來都做不到。試著讓自己有 15 分鐘是沒有螢幕的。散步、泡澡、聽沒有歌詞的音樂都可以。你會發現,腦袋不是不想思考,而是一直沒機會喘口氣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3. 做一件你期待的「專屬儀式」,哪怕只花10 分鐘
是那杯不加糖的熱可可、是塗上剛買的護手霜、是畫一頁手帳,或是把剛到的書拆封來翻一下。這些小事不為產出,只為讓你感受到「我正在對自己好」。這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在養你自己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4. 減少內耗型社交
你不需要為了禮貌而回每一個訊息、不必硬撐去參加不想去的飯局。把「應該」變成「選擇」,把時間花在讓你放鬆的人和對話上,才是下班後的最大溫柔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5. 為未來的自己準備一點點餘裕
也許是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,也許是整理好冰箱,或只是替自己設定鬧鐘前的 10 分鐘閱讀時間。這些小小的安排,會讓你隔天早上醒來時,有種「被自己照顧著」的感覺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我們都不是超人,無法每晚都活出極致儀式感。但只要你有意識地選擇「今晚,我想過得有感一點」,那怕只是泡一壺茶、點一首舊歌聽,你就已經在回復自己的能量場。下班後的這幾個小時,是你人生裡最真實的自己時間。別再讓它只是手機的、工作的、別人的。
加入 Popbee Circle 和訂閱 POPBEE 電子報,即時閱覽最新情報,更可快一步了解精彩的尊享禮遇及折扣優惠!除了這篇外,最近還有以下的報導值得你留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