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去夏來的時候,香港的 French May(法國五月)把法國的藝術文化和熱情帶來香港;現在秋去冬來,乘著乾燥秋風緊接的是 French Cinepanorama(法國電影節)。第四十屆的 French Cinepanorama,展映了一共四十多套的法國的最新電影製作和經典電影;還同時舉辦了 Claude Chabrol(哥羅迪查布洛)的電影回顧。Claude Chabrol 作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先鋒導演,作品絕對有著強烈而深刻的個人色彩;好趁 French Cinepanorama 40th 的電影回顧,享受新浪潮之下的法式情懷。
Claude Chabrol 在《Le Beau Serge》,電影完全自由地表現法國當時村鎮生活遇上的酗酒問題,貼近他們當時所關注社會問題。《Le Beau Serge》是早期新浪潮之中,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電影;《Le Beau Serge》靈感來自希治閣的《辣手摧花》,採同非專業演員以小團隊進行拍攝,就成了當時新派的電影風格。
7 of 8
同樣是 Claude Chabrol 的電影,在 Claude Chabrol 電影回顧之觸及到我的實在太多。我喜歡他反對電影美學主義,以粗糙的真實反映普通人的生活。拍過改編自福婁拜著名小說的《Madame Bovary》的他,更讓我對同樣以女性為主導的《Betty》更具期待。《Betty》揭露了酗酒問題和女性悲困絕望的一面,也同時有著對資產階級的批判。
8 of 8
第四十屆法國電影節由 2011 年 11 月 24 日開始直至 12 月 11 日,將為香港觀眾介紹法國的最新電影製作和經典電影。本年度除了以上提及的 Claude Chabrol(哥羅迪查布洛)電影回顧以後,還有拍攝《Voyage dans la lune》(月球之旅)的 George Melies(佐治梅里耶斯)的特別展覽。另外,還有短片精選《Live Action (136’)》,每場節目放映前均會預先放映《Voyage dans la lune》的完整彩色修復版,所有法國電影迷必須摒息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