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於香港,為香港《號外》雜誌前主編,亦是資深傳媒人和專欄作家,活躍於不同媒體。現為蘋果日報
Senior Feature Editor。
1 你對書展有甚麼看法?
很多人都說書展變質,喧鬧,擠逼,也有人一年只有這幾天「忽然看書」,但我認為無傷大雅,人會尋書,書也會尋人,即是,在參展的人群之中,可能有人因為因緣際會而發掘到一本他讀得開心窩心的書籍,也是好事。至於什麼書展推動閱讀風氣,我從來不認為閱讀是要推動的。
另一方面,越來越多大陸人來書展,你就發現,縱使國內的讀書風氣比香港強,但他們還是要每年一次來參與,使我們明白這個書展所飾演的角色,並不單止購書這麼簡單。
2 你會如何形容閱讀和你的關係?
閱讀於我如吃飯,有需要,自然要吃要讀,有時很餓,要吃放題,有時節食,有時素食,有時小吃多餐,有時只愛甜品...跟著自己的心來選擇,便可以了,不用勉強。我同時也推薦多元文化,即是,你可以一邊讀尼采,一邊讀向西,這中間的差異,亦是造就香港雜食文化的重要原因。
3 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,你怎樣看?
當現時什麼都可以透過網絡來獲得的年代,什麼叫文化沙漠?現今已沒有文化沙漠,只有人們的文化冷漠。
4 能為我們推介一本你喜歡的書嗎?
我最近看陳曉蕾的《有米》,才發現香港原來那麼多人為著大自然或環境而努力,而香港亦原來有超過七成沒人居住的郊野,那,為什麼我們不好好計劃遊覽香港而總是外遊人家城市5日4夜食足咁多日就叫做享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