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後的消費新常態:Chanel、Hermès 未來有可能積極發展網店嗎?

留在家中避疫的你,有時也會希望網購 Chanel 手袋嗎?

9.2K Pops
By
/

儘管疫情不知何日完結,但各界已紛紛將目光放得更遠,推想這場全球危機過後,到底會為行業帶來如何的轉變,時尚產業亦不例外。病毒引發了骨牌效應—時裝秀延遲、工廠關閉、訂單取消、零售店停業……為各大品牌帶來重擊,Vogue Business 預測,2020 年奢侈品業的潛在損失高達 100 億美元。如 LVMH、Burberry 等集團營業額劇跌、Kering 高層要帶頭減薪、奢侈品平台 Moda Operandi 退出男裝市場等新聞,令人搖首嘆息之餘,也代表品牌該反思如何能與消費者交流和保持銷量。隨著實體店一一關門,好好經營網上業務似乎是一條出路。

不可逆轉的網購趨勢

Online Shopping

Image from Charles Deluvio via Unsplash

互聯網誕生初期,奢侈品牌很少在網上發佈產品資訊,譬如手袋的尺寸、細節和價格等不可能列出來,甚至根本沒有開設網店的打算,5 年前的 Céline 亦未有網上銷售。然而隨著時代巨輪的滾動,這些品牌當然也一一屈服了,至於來到 Covid-19 來襲的 2020 年,更加證明了網店是品牌的救生圈。顧客未能踏足實體店,網店便是唯一的消費渠道,不管是直接下單還是預訂,都是讓顧客對品牌保持忠誠度的方式。Dior 早著先機推出虛擬店舖,為足不出戶的人們給予全新零售體驗,相信未來會引來不少品牌跟隨。

從美容市場亦可窺見網店的作用。即使人們不能出門,依然會有購物的慾望。據 WWD 引用 NPD Group 的數據,高級美容產品的線上銷售在 3 月尾增長了47%,Sephora 在 3 月份的網上業務亦增長了 30%,雖不能說完全能彌補經濟下行帶來的損失,但也總算是疫情下的一點希望。以中國為例,疫情高峰期過後,購物平台天貓在 3 月份的每日訂單增加了 1200 萬,被形容是「復仇式消費」,人們藉著網購補償數月以來隔離生活的苦悶。WWD 更預言危機結束之後,消費者會繼續依賴線上購物

奢侈品牌在猶豫甚麼?

Hermes Store in Hong Kong

Image from Modern Affliction via Unsplash

來到不少女生關注的問題,就是 ChanelHermès 等奢侈品牌未來會否積極發展網購服務呢?目前這兩大品牌的服飾都沒有在其他平台銷售,旨在維繫其奢侈品的稀缺性,亦想讓客人到訪實體店感受奢華服務,塑造品牌的獨有形象。Chanel 的時裝總裁 Bruno Pavlovsky 就曾言:「時尚是圍繞著服裝的,而服裝是需要你去看、去感受、去理解。」他深信品牌數碼化的目的,僅在於將更多顧客邀至實體精品店。當然了,奢侈品牌的目標並不純粹是刺激銷量,亦要維護品牌的質素,讓它能屹立多 100、200 年。

Chanel 的官網比以往顯示了更多產品信息,但大家依然無法網購,只能隔著屏幕對著它家的手袋垂涎,而 Hermès Kelly Bag、Birkin Bag 等仍是可望不可即的單品。然而,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挑戰,它們可會審視現時的方針?早於 5 年前,法國巴黎銀行的分析師 Luca Solca 就指網上平台是「下一個中國」,比喻電子商務是新興的吸金市場。時至今日,品牌會否因應零售業的當前氣候,適當地在網店經營上破舊立新呢?

網店是靈丹妙藥嗎?

話雖如此,網店亦未必能取代實體零售店,Nosto 報告透露,3 月份時裝的線上銷售額比去年下降了 30%。畢竟人們不外出,自然少了很多打扮的慾望。再加上網上業務背後牽涉物流、後勤等問題,在疫症期間 Victoria’s Secret、Patagonia 就索性連網店也關閉,Net-A-Porter 的美國網站亦曾暫停運作,以保障所有員工的安全。但是,積極鋪展線上影響力,完善網購服務如客服聊天室、方便的送貨方式,甚至是發展實時直播銷售,對於品牌而言都是利多於弊。疫情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,但願各品牌也能捱過難關,不僅懂得適應變化,還要好好利用這一轉變的契機。

延伸閱讀:
>本週必知時尚大事:LV 生產口罩、Gap 取消下季訂單、Moda Operandi 退出男裝市場⋯
>Victoria’s Secret 痛定思痛:在最新一輯廣告,怎樣看出品牌的改革決心?
>受 COVID-19 疫情無形打擊,時尚各界有何損失?品牌又怎樣回應?

Read Next

More 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