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POPBEE 專題:7 套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恐怖電影,讓你在現實與影像之間來一場視覺加心跳的享受!

喜歡恐怖片的觀眾,今年應該非常感恩,因為好像有源源不絕的恐怖片要排着隊上映,年初的一套 《Split》,帶起了對於人格分裂患者的話題和關注,再來一套《Get

3.6K Pops
By
/

喜歡恐怖片的觀眾,今年應該非常感恩,因為好像有源源不絕的恐怖片要排着隊上映,年初的一套 《Split》,帶起了對於人格分裂患者的話題和關注,再來一套《Get Out》,讓觀眾在驚嚇之餘反思種族歧視的問題。不喜歡過分生活化的題材?接著要上映的《IT》、《恐懼鬥室》等,都可以讓你挑戰心跳的極限!

在恐怖片面前,人類都變成了有趣的生物,甘願付錢買驚嚇之餘,更是不恐怖不甘心!所以,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恐怖電影,有了「真實事件」的加持,讓人份外有種投入感,在影像與幻想之間遊走,是種另類的視覺享受。以下 7 套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恐怖電影,或許是作為恐怖片影迷的必看之選!

Annabelle,詭娃安娜貝爾

隨著電影《詭娃安娜貝爾: 造孽》的上映,再次帶起了關於 Annabelle 的真實身份的討論。沒錯,Annebelle 是真實存在的,但樣子比起電影中詭異的娃娃模樣,其實看起來更為親切無辜。她是 7、80 年代流行一時的 Raggedy Ann & Andy Dolls,亦即是續集中新父母送給 Janice 的那隻公仔。

跟電影所描繪的差不多,真實的 Annabelle 最初都只是在家裏「飾演」一隻可愛的娃娃,但漸漸地主人就察覺出異樣,因為每次回家娃娃的位置和動作也不一樣,最初主人也不以為意,直至家中出現了以小孩子字跡寫著「Help」的字條,又發現娃娃竟然流血,才知道事情嚴重了!

娃娃的主人和同住的朋友於是尋找專業的幫助,發現娃娃的「真身」其實是一位名為 Annabelle Higgin 的 7 歲女孩,當年被發現屍體的地方,正正是娃娃主人現居的地方。雖然 Annabelle 讓靈媒表明自己只是想跟主人她們當朋友,並無惡意,但結果就像電影中所演的,不論是當初曾經反對 Annabelle 留下的朋友,還是後期幫忙驅魔的神父,都無一倖免地受到 Annebelle 的傷害,甚至死亡。而且 Annabelle 更三番四次用自己的方法,重回屋內。事件最終交給了著名的驅魔人「華倫夫婦」處理,並把 Annabelle 送至他們的博物館中封印。

電影用了 Annabelle 的故事作為靈感並改編成兩集前後連貫的電影,雖然沒有百分百跟隨真實故事,但當中 Annabelle 希望在屋內找替身的情節,卻是沒有欺場的。電影續集用上了小孩作為主要角色,在營造氣氛與製造驚嚇的功夫上都比第一集更為細膩,喜歡恐怖片的話不妨一看。

The Curse of Robert,娃娃羅伯特

說起了 Annabelle,當然不少得這隻跟她一起齊名的 Robert。這隻同樣被邪靈附身的娃娃,招數比起 Annabelle 來得更狠。事緣於 1906 年,一個三口之家搬進了一間大屋,有傳該父親一向有虐打女傭的惡習,早已惡名昭彰。有一次,據說他發現了一名女傭在家中秘密進行巫毒儀式,於是把她毒打一輪後趕走了她,在女傭離開前,她送了一個娃娃給主人的小兒子,小兒子於是用自己的名字為娃娃改名為 Robert。自此,大屋每晚都發生奇怪的事,例如兒子會自言自語、失控尖叫、他的房間又會傳出嚇人的笑聲,或是被發現物件全被搗亂,而兒子都會說是 Robert 的所為,讓男女主人只好把 Robert 埋藏於閣樓深處,才讓怪事停止。

到兒子長大後,一次偶然間尋回了 Robert,自此便跟「他」形影不離,即使與太太的感情因此而轉差也不理。後來,兒子和太太都相繼離世,但 Robert 的「威力」依然無減,例如仍然會有人聽到他的刺耳的笑聲,或是感受到他的死亡威脅。

Robert 最終被送到博物館中,但傳聞不少遊客或職員都發現過他移動的痕跡或是改變表情,更有傳假若未經他同意就拍下他的照片,就會發生不幸的事,而在博物館中都佈滿了寫給 Robert 的道歉信……

有人說 Robert 其實是《Chucky》的藍本,但其實 Robert 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影-於 2015 年上映的 《The Curse of Robert the Doll》,看過之後,你還敢在房間放公仔嗎?

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, 驅魔

以一隻存在過的娃娃作為電影引子,雖然打著「真實」的旗號,但故事始終由編劇發揮,未能百分百扣人心懸。但以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電影,細節感和驚嚇度則大大不同了。經典恐怖片之選《驅魔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,電影改編自發生在 1970 年代,一位 19 歲德國女生 Anneliese Michel 身上的事。

外表跟一般少女無異的 Anneliese 在 16 歲時開始出現舉止怪異的情況,不但有幻覺、幻聽,在後期嚴重的時候更會吞食昆蟲,或是用扭曲的奇怪姿勢在地下蠕動,亦表現出對聖物如十字架等的厭惡和害怕。Anneliese 的情況發生了數年,時好時壞,由最初被診斷出癲癎症和精神問題,到後來她本人和家人都認為是被邪靈附身,於是向天主教總會求救,希望可以為她進行驅魔儀式。

每一次神父為 Anneliese 驅魔都留下了錄音存檔,一共有 40 多卷,直至今天還在網絡上流傳。儘管神父密集地為她驅魔,而某段時間她也有轉好,但 Anneliese 最終還是死在一次驅魔儀式中。當時的她得了嚴重的肺炎,發著高燒,也因為長期無法進食,而讓體重只剩餘 30 多公斤。在後期的驅魔儀式中,Anneliese 需要不斷大力跪向地下,多達 600 多次,最終導致膝蓋破裂,而她向母親說的一句「我很害怕」,則成為了最終的遺言。

Anneliese 的死引起了德國社會、法庭與教會的廣泛關注,執法部門認為 Anneliese 的死是愧疚於父母的迷信,所謂的驅魔令她造成了長期的飢餓和脫水,於是拘捕了涉事的神父和她的父母。經過了 2 年多的調查,法庭宣判了神父和父母都罪成,判刑 6 個月,扣減了調查期間比關押的時間,最終當庭釋放。有人認為,這些因為法庭確切地相信 Anneliese 是被惡靈附身而死,判決對她視為最後的尊重,而 Anneliese 的墓地亦成為了驅魔神父的重要地方。

電影中當然不乏描繪驅魔的精彩過程,演員們面目猙獰地詮釋,加深了觀眾的現場感。但不得不提的是,電影也放了不少著墨於法定上兩方的評論中,透過激烈的爭論來讓觀眾思考宗教與法律之間的灰色共存地帶,作為恐怖片來說,其實非常有哲學元素。

The Crucifixion,刑弒厲

因為驅魔而造成的死亡事件,除了《驅魔》之外,近代一點的有《刑弒厲》。電影改變自 2005 年發生在羅馬尼亞的一宗案件,當地一間修道院因為認定了一位修女受到魔鬼附身,因而對她進行驅魔,把她綁在十字架多時,該名修女最終因飢餓而死,而涉事的神父和修女被指對生前的修女進行虐待,但他們則堅持是惡靈所為。事件因被喻為「本世紀最恐怖的新聞事件」,而獲得了電影製作團隊的注目,把事件拍成電影。

電影的切入點,則在於對事件的調查。導演把女主角安排為一名記者,決心要調查這宗「謀殺案」,卻在過程中慢慢感受到一股詭異的恐怖勢力……

電影以《詭屋驚凶實錄》的班底打造,對於恐怖氣氛的營造和故事節奏的推進,當然是質素的保證。《刑弒厲》將在 9 月底在台灣上映,香港則還未有上映資料。

The Girl Next Door,鄰家女孩

有人說過,看恐怖片就明白出一個道理-最恐怖的其實是人心,《鄰家女孩》說的正正是一個關於人心的故事。故事的藍本是一宗於 1965 年發生在美國印第安那洲的虐殺案件。在真實的案件中,16 歲的 Sylvia Likens 因為父母工作關係,把她和妹妹 Jenny 交託給一名名為 Gertrude Baniszewski 的女人照顧,怎料 3 個月後,Syliva 被這名女人、她的小孩、以及鄰居的小孩一起虐待至死。

事件之後被寫成小說,再改編成電影,於 2007 年上映。電影以倒敘手法,用男主角 David 的視覺出發,回憶起一段童年時不能磨滅的記憶。那年他初遇到父母雙亡而跟妹妹來投靠姨姨 Ruth 的女主角 Meg,這邊廂才剛剛跟 Meg 互生情愫,那邊廂 Meg 就被 Ruth 和她的 3 個兒子一起聯手虐待。Ruth 利用男生對女生身體的好奇 加上年少輕狂的性格,讓他們肆無忌憚的侵犯和傷害 Meg,期後更讓同區的小孩一起自由出入他們家,把他們都集合在家中的地牢,把 Meg 綁起來,集體用暴力、性侵、羞辱來對 Meg 進行不同程度的傷害。

當一個手無寸鐵的女生,被逼在一堆陌生人面前展現著自己赤裸的身軀,然後輪姦及用火燒下體,這個地方頓時變成了她的人間煉獄。最後伴隨著 Meg 死亡的,除了是 David 的弱小心靈,更是在場小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。

電影加插了 David 這個角色,理智和情感上都希望能救出 Meg,能力上卻力不從心,就好比觀眾的視野一樣,讓觀眾代入故事中,用同理心更加突顯出 Ruth 的邪惡與毒辣。故事中一幕又一幕大膽的裸露受辱片段,除了帶出了人們物化女性的信息,還讓觀眾反思著孩子們的羊群心理;帶頭領導孩子,把他們的心理和價值觀扭曲的 Ruth 固然是可怕,但人云亦云,沒有半分惻隱之心的孩子們,也同樣是造就這部電影的恐怖元素。回想起來,讓人感到最恐怖的,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大有人在呢。

The Amityville Horror,靈時 3 點 3

又是一齣由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電影,原先在 1979 年上映,期後在 2005 翻拍新的版本。案件發生在 1974 年,一間位於 Amityville 的大屋發生了一宗滅門慘案,一對夫婦和 4 名子女共 6 人被槍殺。當時兒子 Ronald DeFeo 以「唯一生還者」的姿態現身,後來經警方查探之下發現他正正就是殺死自己家人的兇手,惟他一直拒絕承認謀殺,並指是聽到一把聲音的指示才會犯案,他的辯護律師亦堅稱他在犯案時其實被邪靈附體。但明顯地法庭並不接納這理由,Ronald DeFeo 最後被判以一級謀殺罪名,被監禁長達 150 年。

一年後,一對年輕夫婦帶著 3 個子女用廉價買下了這間大屋,但每晚凌晨 3 點 15 分都會遇上怪事,每晚也睡不安寧。例如屋內會無緣無故發生巨響,或是傳出惡臭;丈夫會發現大屋中埋藏著一間神秘的紅色房間;女兒又會跟不存在的「朋友」有接觸。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凌晨 3 點 15 分正正是當日 Ronald DeFeo 行兇的時間。夫婦後來請來神父為大屋驅魔,但苦無效果,最終一家人在 28 日後搬走,之後一直保持低調,不願多透露當年發生的事。

1979 年版本的《靈時 3 點 3》算是美國電影界第一次把真實的靈異案件搬上大銀幕,不過雖然電影把這間在 Amityville 的大屋塑造成生人勿近的凶宅,但據知後來有不同的人試住,也未有發生怪事。到底是電影公司的宣傳伎倆,還是惡靈早已比收服,大概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。

紅衣小女孩

「紅衣小女孩」是台灣家傳戶曉的一宗都市傳說,事件起源自一個家庭在台北的大坑風景區登山郊遊,並用攝錄機拍下遊玩的畫面,想不到回家後翻看片段,才看見了一名身穿鮮紅色衣服的小女孩一直跟在他們後面。這名「小女孩」雖然身高不高,但面容卻猶如老人般蒼老,而且雙眼眼神空洞,讓人心寒。

有人認為片段只是誤會一場,加上當年的影像畫質極低,難以判別人鬼;有人卻認為她是居住在深山的精靈,亦有人指她是厲鬼。答案孰真孰假,大概沒有人能百分百準確判斷,但自此之後每逢台灣有人因行山失蹤,當地人都會認為他們是跟了紅衣小女孩走。

17 年後,紅衣小女孩由都市傳聞登上了大銀幕,今年更上映了續集,兩集故事均環繞主角們調查身邊的失蹤人口,到底紅衣小女孩是精靈,還是惡靈?

Read Next

More ▾